返回首页

互联网产品研发的正确方式?

64 2024-06-19 12:22 admin

一、互联网产品研发的正确方式?

第一个步骤,是产品经理提出需求草稿,然后放入需求池。其中一部分需求会因为不够核心或者当前技术做不到等原因被筛掉,留下来的需求就是确定的需求,产品经理会写成更详细的需求文档,然后召集交互、UI、开发、测试一起开评审会。评审会的意义,是让大家充分了解需求的内容,并讨论需求的各种细节。此时交互设计师由于对用户的了解比较多、对场景的理解比较深,是讨论的主要参与者。交互设计师此时主要的职责,是保证需求的确符合用户的场景。

需求评审之后,交互设计师就可以开始设计交互方案了。首先要进行设计分析,明确这个需求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竞品是如何设计的。之后,交互设计师运用设计理论、规范和原则,画出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的交互稿,并说明哪些元素需要数据监测,提交交互组内评审。该种评审,就是邀请其他交互设计师,跟他们讲解需求的内容、设计分析、方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并请其他设计师对你的设计方案进行提问。好的设计是有理有据的。

在交互评审后,需要根据大家的反馈对原型进行优化完善,然后和产品过一下原型,保证原型能够满足产品需求。之后,交互设计师需要召集产品、UI、开发、测试,进行交互评审,为大家讲解你的交互方案。参加评审的同事,会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一些疑问,比如UI可能会觉得某个动效太复杂,开发可能会认为某个操作易造成卡顿。在会上交互设计师也要充分说明这样设计的原因,和大家共同讨论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最优方案。在交互评审之后,设计师需要根据反馈对原型进行完善,并邮件发出原型的最终版本。之后就进入UI环节。

二、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

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愈发显得重要。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作为一门复杂而又关键的学科,涉及到产品研发的各个环节,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以确保产品的高质量、高效率地交付给用户。

产品研发管理的重要性

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关键一环。它涉及到项目规划、需求定义、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等多个环节,需要对团队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和调度,以保证项目按时交付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有效的产品研发管理可以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和持续优化。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产品研发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抢占先机,赢得用户的青睐。

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的挑战

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 需求变化频繁,产品生命周期短,要求研发团队快速响应;
  • 技术更新迭代快速,需要保持团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 跨部门协作和沟通困难,影响项目进展和成果;
  • 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项目延期或资金浪费;
  •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是成功的关键。

面对这些挑战,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

如何有效进行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

要想有效进行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需要综合运用以下几点:

1. 明确目标:在产品研发之初,就要明确产品的定位、目标和用户需求,为整个研发过程指明方向。

2. 合理规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排期,合理分配资源和时间,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3. 团队建设:建立高效的研发团队,明确岗位职责和团队目标,保证团队协作默契。

4. 风险控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项目中的风险和问题,避免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

5. 技术创新:保持团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不断追赶行业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6. 项目评估:定期对项目进度和成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管理策略。

通过以上几点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的水平,确保项目高效、高质量地完成。

结语

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很强的管理学科,需要研发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产品创新,提高研发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为广大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进步,推动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领域的发展!

三、产品研发方法?

1.科学实验法

这是一种在实验室内或一定试验场所,运用一定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对商品的成分、构造、性能等进行理化鉴定的方法。这种实验方法,大多在实验室内或要求条件下进行,对控制和观察都有良好的条件,所得的结论正确可靠,是分析商品成份,鉴定商品质量、研制新产品的常用方法。(如酒成分含量)

2.现场实验法

是一些商品学专家或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群,凭人体的直觉,对商品的质量及其商品有关的方面作出评价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正确程度受参加者的技术水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但运用起来简便易行,适于很多商品的质量评定。(如茶叶、酒类、某些新产品的试用、试穿等)。

3.技术指标法

是一种在分析实验基础上,对一系列同类产品,根据国内或国际生产力发展水平,确定质量技术指标,以供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鉴定商品质量的方法。(如保温瓶)。

4.社会调查法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种社会性的使用价值,全面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需要进行各种社会调查,特别是在商品不断升级换代,新产品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里,这方面的调查更显得更加实际和重要,其具有双向沟通的主要作用,在实际调查中既可以将生产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又可台将消费者的意见的要求反馈给消费者。社会调查法主要有:现场调查法、调查表法、直接面谈法、定点统计调查法。

四、自己研发产品可以研发什么?

日常生活改进用品,比如锅碗瓢盆,怎么使之比以前更好用。然后,研发的产品更具有使用价值为主。

五、互联网公司产品,设计,研发的合理比例是多少?

这个要看公司项目规模。

一般一个比较牛的产品输出的内容就够10个开发来消化了。至于设计,要看你们活动范围了,计划有多少终端产品要设计页面,另外还有你们做活动的频度有多高。

六、如何打造移动互联网核心产品模式?

1、核心产品模式=您有核心人才、技术、项目、资源、资金的整合,如果上述整合资源您都具备,怎么玩都行!

2、如果您只是停留在想象层面的话,建议您先搞定核心产品模式所需要的一切。

七、怎样理解移动互联网的产品运营?

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生养的那个孩子,竟然都不是自己的

众所周知,产品同质化日超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将孩子生下来的产品经理和养育孩子的运营经理,实际上所生养的这个孩子,恐怕早已不是自己的孩子了。那个孩子,多半是隔壁老王的。

关于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的区别,我在朋友圈曾经这样写过:

产品经理:看自家产品应该是“真是一坨翔”,看隔壁老王的产品则保有“这简直和我的孩子一样完美”的心态;

运营经理:无论看自家的产品和隔壁老王家的产品,都应该保有一份“这产品真TMD牛逼”的心态。

产品经理天生有毛病

产品经理做久了后,会养成一种极其强烈的职业习惯,就是挑毛病。看到一款产品,多半都会随口喷上几句:

“这个设计就像脸上长了个3*3厘米的大黑痣一样,吓死人了”

“这个交互太反人类了,做这个的产品经理应该是个变态杀人狂吧”

“天啊,希瑞,请赐我一把刀让我自杀吧”

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挑毛病倒也是人之常情。但站在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上来说,挑毛病这事儿,还是不做的好。

1、挑毛病极易让人坠入到负能量圈中

既然是毛病,自然都是会提出一些负面的内容来进行表述。在这种强烈的表述之下,个人会坠入一种极端的负能量之中。打眼望去,周边充斥着垃圾,世界真的成了最大的垃圾场。轻一点还好,大多也就说说常见的产品:

微信朋友圈设计不靠谱

支付宝圈子太土

陌陌直播也就20个人看而已

但重度情况,怕是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中。洗手间设计太不合理了、共享单车太不智能了、身边的人都太不靠谱了、这个世界糟糕极了……极端的情况下,怕是真的要去精神病院“精神精神”了。

2、挑毛病是一种自我膨胀和满足的表达

挑毛病这事儿,本质是将自身置身于上帝的角度上看待问题。那一刻,自己仿似真的成了世界的中心和掌控者。长期以往,会加剧自我的膨胀。一方面,会让自身无法真正的静下心来客观的看待问题;另一方面,让自身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和自豪感,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人发现的问题,简单是人间精品。

3、挑毛病会让人失去学习的动力

当你习惯于挑毛病的时候,便也失去了自身学习的动力。你在挑毛病的时候,意味着其它的产品都是极其糟糕的,让人无法忍受的。你自然也不可能去沉下心来,去向对方学习。

所以,产品经理应该改掉挑毛病的习惯。

但,除了自己的产品。因为产品经理核心的职能之一,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自己的产品是绝对不能手软的。

运营经理就是要忽悠

运营经理是要会忽悠的。这种忽悠本身也造成了运营经理随时随地都要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去接触身边的一切。

不管是自己的产品,还是隔壁老王家的产品,都需要在研究中不断地打造这款产品的核心运营点。这个核心运营点,才能够不断地帮助运营经理去收获目标客户。

1、忽悠是挖掘闪光点的必然过程

忽悠本身是需要理由的。包括你去泡一个妹子时也一样,你得告诉这个妹子,你有什么好的?家财万贯,潘安容颜,器大活好,还是体贴的像一只猫?在忽悠之前,运营经理本身是在做一个闪光点的梳理和提取,通过梳理和提取,去链接产品和用户之间的需求匹配。

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将两者衔接起来。

2、忽悠是强烈的自信的表现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运营也一样,想要做好运营,首先运营者自身对自己运营的产品,需要有一种强烈的自信。大卫奥格威曾说过一句话:

“不要设计那些你甚至不愿你的家人看到的广告。”

虽未提及自信,但核心还是在于运营者要有绝对的自信,这种自信是需要传递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你的家人,你的同事,你的客户,和你自己。

3、忽悠是实力的体现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忽悠。再强大的忽悠也是需要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产物存在的,而这产物本身也恰恰好是一种实力的体现。运营者在运营的时候,也需要通过这种忽悠来呈现自身的实力。

所以,运营者本身应该更多的来容纳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在这万物之中,梳理每一件事物的闪光之处。

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生养的“那个孩子”,早已不是自己的了

众所周知,产品同质化日超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将“孩子”生下来的产品经理和养育孩子的运营经理,实际上所生养的这个“孩子”,恐怕早已不是自己的“孩子”了。那个“孩子”,多半是隔壁老王的。

此时此刻,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应该面对面的坐下来,脱光衣服,赤身裸体的以修炼《玉女心经》之态来谈一谈自己的这个“孩子”了。

这个孩子长得和隔壁老王到底有多像?

隔壁老王到底给这个孩子买过多少玩具?

隔壁老王的老婆对这个孩子到底有多少的仇恨?

我想,通过以上这3点是可以很容易判断出这个“孩子”的归属的。

但对于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来说,终究还是要生养自己的孩子的

那么,如何才能生养出自己的孩子?

1、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还是媾和吧

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的工作本身就有50%左右的重合性,比如用户、用研、数据。而且产品经理生出来的产品如果后续没有运营强有力的支撑,再滴血认亲那也只能是个后爸;反过来亦如此,运营如果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孩子的来龙去脉,你养得再努力,到头来怕也不过养了个白眼狼。

在这种情况下,产品运营和运营经理要做的事情实际上媾和,普通话来说应该是两个岗位逐步的整合到一起来。产品经理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运营能力,将自己从前端产品设计到后端用户运营等打包起来;而运营经理则将前端用户的研究和产品的设计抓起来,将自身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来。

我相信在2-3年内,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会逐步的整合到一起。

2、你知道公司是怎么赚钱的吗?

不管是产品经理还是运营经理,首先都要搞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公司到底是怎么赚钱的?赚钱是一个公司存在的必然。产品、运营的同学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公司的业务、产品的整个逻辑和流程,而不仅仅是站在一个前端APP或者公众号上来看待。不要把眼光仅仅停留在视觉的酷炫、交互的个性上面,这些固然也重要,但并非核心所在。

所以,产品、运营需要做的更为重要的事情是,了解业务,了解公司是如何赚钱的。在快鸽按揭,我会要求每一个新入职的运营经理,都去业务后台服务部门去学习两周的时间。通过这样的学习,产品、运营才能够更好的将业务本身整合到产品运营之中。否则,做得再酷炫,也只是一张皮而已。

3、你已经做好一件事情了吗?

你是不是已经能够做好一件事情?在实际工作中,你接触了许多事情,也做了许多事情。但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能否告诉自己,你最擅长的到底是做什么?

当老板准备写文案的时候,在公司第一个想到的人是不是你?如果不是,那么你觉得你是否已经做好了文案这件事情?

当同行聚会的时候,大家是不是能够想到你邀请你来参加某个主题的大会?如果不是,那么你觉得你是否已经做好了这件事?

如果没有,那么,就从此刻起,开始先做好一件事情。比如文案,从文案开始。文案的长度到底要多长才是最合适的,文案之中到底用什么标题符号才是最令人接受的,文案的表达到底是以一种理工科的数字来呈现还是文艺范。这一切,都是你所需要去研究学习和提升的。

4、产品、运营都应该是一个销售岗

销售才是最终实现公司存活的关键所在。不管是通过互联网还是通过传统的渠道,销售本身才能够创造价值和利润。那么,作为产品、运营来说,也是一样。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为公司创造实际的价格和利润。否则,有一天公司效益不好裁员的时候,你会成为首选。

5、系统性思考,不要只看一个美得让人欲罢不能的背影

夏天来了,总是会有一些背影让你欲罢不能。但当你走上前去时,发现对方的颜值无情的杀死了你。产品、运营亦如此,当我们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要简单的只关注于你眼前所察看到的那个点,而是更系统性的来思考,通过系统性的方案来解决。

作者简介:最帅运营杨俊,原腾讯、新浪产品经理,10年互联网产品、运营经验。擅长用户运营、用户研究、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等。

八、产品研发属于产品策略吗?

产品策略是企业营销策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营销始于产品研发之前,而不是生产出来再做营销。产品已经生产出来的“营销”活动,已经不是营销,只能是推销。很多企业的失败,看似是营销的失败,其实在其产品定型生产决定那一刻时,就已经注定了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九、互联网产品经理与研发经理协作吐槽?

互联网公司产研的恩怨情仇

各位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朋友,有见过柔弱的研发小哥把娇小的产品妹子给怼哭的吗?

如果没见过, 那有见过产品妹子把研发堂堂七尺男儿给气哭的吗?

在互联网公司里,产品和研发者两个角色的恩怨情仇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而且,不仅是产品和研发两个角色,测试可能也会来掺和上一脚,上演一出三国杀的剧情。

比如,当项目处于需求阶段的时候,研发和测试的枪口是一致朝向产品的,需求评审的会议室里,如果你看到几个义愤填膺的人围着一名瑟瑟发抖的同学口诛笔伐的时候,你就知道,产品和测试又开始对产品讲解的需求不满意了。

这种敌意甚至会延续到开发过程中,当产品又(咦,为什么要说又)因为需求变化要提需求变更的时候,开发和测试可能几乎同时要七窍生烟了。

而等到了开发和提测完成,进入测试阶段的时候,产品和测试又非常自然地站到了同一条阵线,这个时候的枪口开始一致朝向开发,在功能测试和产品验收测试的过程中,开始对开发的bug频繁发难,并且配合着无比鄙夷的表情(怎么会有这么low的bug)

怎么样,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过的各位,对上面这些情形是否无比熟悉?

在我还是一名一线开发的时候,曾经就干过怼哭产品的事儿,嗨,谁还没有个年轻的时候。。。。。

但是啊,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不曾想有一天,我从曾经的一线研发和技术管理的角色,会转变成产研管理者的角色,需要同时管理产品和技术团队

当你的屁股做到那个位置的时候,你就会神奇的发现,你的思维和行为不自觉地就会发生改变,也就会不自觉的去思考,如何让产品和技术两个不同的生物,能够在同一片屋檐下和平相处、相爱相杀、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经历过纯技术角色到产研角色转变的过程,让我有了一些关于产品、研发和测试如何高效顺畅合作的思考,在这里抛出来供大家探讨一下

下面的讨论主要从产品和研发两个角度来阐述,测试基本参考研发即可

如何让产品和研发高效协作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待和处理产品和研发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因为不同角色的人,他们看待问题的视野、角度和高度是不一样的,这样就造成大家各说各话,互相不理解,很难不冲突。

因此,我觉得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解决,其中第三点是最核心的:

  1. 建立同等的沟通高度 如果双方讨论和沟通问题的时候,均是以公司的战略和利益为目标,把自己的视角拔到更高的高度,来思考和对话,就能很大程度减少冲突 如果到最后还是说不通,那大概率还是有某一方局限在团队或个人利益,没有站在公司利益的高度来思考问题 这个时候,可以考虑invlove双方的老板出面进行沟通解决,毕竟到了一定管理层级的老板们基本还是能够站在同等的高度来推进解决问题的 这就是俗话说的,幺蛾子一般出现在基层,上层还是一片和谐的。
  2. 转换沟通的角度 这里又包括两小点:换位思考统一语言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双方都多去想想如果你处在对方的位置,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做表达。 比如研发在拒绝需求的时候,切忌直接说NO! 也切忌觉得产品经理不懂技术好欺负,干脆用对方听不懂的技术语言进行沟通 相反,研发同学应该主动学习业务,构建产品思维,用产品语言和产品进行对话 举个例子,如果技术同学想跟产品说,这个需求要实现起来很麻烦,我得改数据库表结构,而改了表结构会影响模型层,会导致微服务A和微服务B的接口都得修改,成本很高(各位技术同学是否开始对号入座了) 试想如果产品同学完全不懂技术,会不会听起来很懵逼,什么数据库表结构、什么模型层、什么微服务接口,这些是什么东西?跟我的需求有什么关系?(曾经有同感的产品请举起你的手) 而如果技术同学转换成产品语言,这样跟产品说:你这个需求实现起来很麻烦,因为某个业务对象的属性变了,而业务流程A中会涉及到这个业务对象,所以会导致业务流程A中的业务功能1和业务功能2都会发生变化,你觉得产品是否会恍然大悟并重新再考虑一下需求应该怎么提? 反过来,产品跟研发沟通需求的时候,也切忌动不动就说这个技术实现起来很简单啊、不就几行代码的事儿吗 尤其是很多产品可能对自己负责的功能模块比较熟悉,但是对系统整体功却能没那么熟悉的情况下(可能是懒、也可能就是没有时间仔细专研,也可能出现在新入职或新接手某个系统的产品身上),可能对自己提的需求对整体功能的影响范围考虑的没那么周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这样说话,不把技术气哭那是挺难的 所以,产品可以不懂技术,但需要敬畏技术,当然,如果产品能懂点技术原理,那就更好了(nice to have) 而所谓统一语言,是指打通不同思维方式和语言体系的翻译和转化能力,建立能够高效沟通的“统一语言体系”,比如对于产品和研发,可以考虑通过业务架构(比如业务流程和领域模型)作为产品和研发的统一沟通语言,来填补产品需求和技术实现之间的gap。这里可以推荐试一下DDD中的领域模型、事件风暴和用户旅程等方法。
  3. 建立及时透明的信息共享机制 比如,产品经理不要把研发当做工具人,而是作为Partner 如果产品把研发当成是Partner,那么产品就会有意识地让研发及时了解业务信息,甚至拉研发参与业务讨论,从而避免研发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这样能够提升研发对业务参与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在沟通工作的时候也就比较有共同语言 如果产品都把研发当成Partner了,那研发也应该主动学习和锻炼自己的业务和产品思维,比如定期拉产品进行业务分享交流、主动到业务一线体验业务流程等,这样能让研发更加理解每个产品需求背后的曲折,帮助建立研发和产品之间的信任

写在最后

如果你家的产品妹子和研发大哥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锅朝天的干仗的话?不妨让他们来看看这条文章,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关注我,一起探讨IT职业成长之路!

十、产品研发阶段定义?

产品研发阶段定义:公司最高决策层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市场预测确定新产品的发展方向,由产品研发部门收集资料,编制新产品研发规划,经决策层讨论通过后向产品设计部下达产品设计任务书,并指定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新产品的研发直至产品批量正式给客户供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0个专题202591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