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大优秀互联网产品设计?
我们希望通过68Design每届的十佳评选活动来不断推动整个互联网设计的健康发展,为更多的设计师提供成长和发展机会。
本届作品评选分为6个类别:最佳企业品牌官网、最佳电商、最佳APP/小程序、最佳品牌设计、最佳字体设计、最佳摄影,每个类别会选出2件获胜作品。
评选结果公布后,68Design将会为获选的十佳设计师及获选作品的作者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
二、优秀的互联网产品都具备哪些特点?
你好,优秀的互联网产品都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得到广大网友的喜欢,能够帮助用户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为用户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带来帮助,这就是优秀的产品。
三、近来国内外有哪些用户界面、交互体验设计优秀的产品?优秀在哪里?
我是蔚来,我来回答。
ES8/ES6所搭载的NIO OS信息娱乐系统凭借业内首创的“快速控制”功能和高效美观的人机界面交互设计,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的德国iF设计奖评选中斩获设计大奖。
电动智能车的信息娱乐系统除了传统车辆具备的功能体验,更需做到千人千面、各种驾驶场景下都能达成的完美用户体验。NIO OS结合蔚来用户的实际体验反馈,不仅使系统的功能更丰富、人性化更高,更以高效操作的特点确保用户的安全。
另外,通过模拟驾驶实验、眼动测试、心率测试等十多种专业测试,界面在充满视觉美感的同时也兼具了工程严谨性,让驾驶者在驾驶或者停车过程中都能够轻松操作各种功能。
NIO OS内置的媒体应用让用户自由选择音乐、FM、有声书,以及蔚来专属的NIO Radio,集成化的桌面地图导航应用、爱车应用、可自定义的快捷控制、互联账户系统以及常用常新的可持续升级能力,让用车人的车载生活越来越丰富。
NIO OS随着蔚来第一辆车ES8交付到用户手里,伴随着每一位车主朋友砥砺前行。2年间,NIO OS一直致力于创造愉悦的驾乘体验,打造智能懂我、一致易用的数字座舱。期间与用户深度共创,敏捷迭代,将NIO OS塑造成更为符合驾驶场景下的车载系统。此次NIO OS的更新升级中(OS 2.6.5版本),新增了更加符合白天驾驶场景的浅色模式,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完整的全天候安全愉悦驾驶系统,伴你披星戴月。
先来看下短片:
如何设计出最具温度感的蔚来“白”?
1. NIO OS为什么需要浅色模式?
1.1 体验趋势:
近年来,随着用户场景的拓展和技术的进步,各大平台的系统和应用都相继设计开发出了黑夜模式来提升用户全天候的体验,这已然成为一个系统成熟和完整的必备属性。对于每天陪伴车主朋友的NIO OS来说,提供全天候的优质用户体验自然必不可少。而对于驾驶场景来说,一切设计都需要建立在驾驶安全的基础之上,并且做到不打扰用户。因此整个设计过程更是需要被严谨对待。
1.2 用户需求:
我们收到了众多关于浅色版需求的车主反馈,也做了大量场景还原。在深色模式下,特别是在正午的高亮环境下,环境反光和指纹都会对驾驶过程中观看和操作屏幕带来干扰。而浅色模式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也满足了不少女性用户对于清爽风格和多模式切换的需求。
1.3 更为完整的体验:
浅色版本升级了白天的驾驶体验,打通了多种数字触点,保证了使用场景下的体验一致。让用户在日间使用移动端、PC端和车机端时体验的无缝衔接,从而延续了用户的感知习惯,形成顺畅愉悦的全链路体验,也让NIO OS的整个优质的体验不分白天黑夜。
2. 如何设计NIO OS浅色模式?
说到此,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浅色版本的系统,大部分的浅色系统都是纯白为底,纯黑为案,为了保证在日间强光下的可阅读性,这样高对比的配色将最大程度上提升人眼的辨识度,也符合人眼对于传统纸媒的观看习惯。但因为纯白和纯黑是没有颜色倾向性的,往往给人一种无性的感觉,虽然理性但却冰凉,易于产生距离感。蔚来是一家用户企业,希望传达一种愉悦的生活方式和富于温度的科技感,让用户能放下芥蒂,拥抱科技,向往未来。这要求我们设计的浅色版本是有温度的,能够体现品牌感知,同时作为一个车载OS,他的设计需要符合系统层级的一致性和专业性而不是一个主题或一套皮肤。那么,我们的主要矛盾便浮出水面:如何设计出最具温度感的蔚来“白”?
在人们的通常印象中,白代表着单一、纯洁;在自然界中,白是所有可见光的混合——大繁至简,在“白”这个字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所以就“白”而言它本身就蕴含着温度,只是我们如何将它的温度体现出来?
经过设计团队大量的Workshop讨论、发散、梳理和归纳,蔚来“白”的温度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表达:
- 白色模式对于日间驾乘体验的友好程度(理性层面)
- 白色色温上的倾向性带给用户的视觉感受(感性层面)
2.1 白色模式对于日间驾乘体验的友好程度
2.1.1 WCAG 2.0标准的颜色推算方式
可读性&易读性
在浅色模式的设计上我们非常注重可读性和易读性,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研究就曾提出对于大量文本而言,浅色背景更受大多数用户的欢迎。我们发现D.Bauer和CRCavonius在1980年的论文<Improving the legibility of visual display units through contrast reversal>中提到,当在浅色背景上显示黑色字符时,参与者阅读文本的准确度提高了26%。而白天复杂的驾驶场景也要求信息的传达在多种环境下都需要准确快速,轻瞥一眼或是扫视都可以快速获取到准确的信息是我们的使命。
理性的浅色色板
颜色是设计系统中的核心元素,也是设计浅色模式中最具挑战的设计问题之一。在颜色的设计上我们建立了以下原则:
1. UI界面中的颜色显示要具有准确的信息传达,在复杂的场景里颜色的倾向性应十分明显(比如红色和黄色代表警示或不良结果,那么用户需要在第一时间识别出这种警示信息),因此我们所有的颜色使用都需要满足 WCAG 2.0 AA级建议的对比度。
2. 界面以一致的色彩风格为主题 ,使用梯度色(而不是单一颜色)应用于界面元素中。丰富设计师的可选择范围,增加系统颜色的多样性;
3. 界面颜色将支持深色和浅色模式,我们希望在深浅模式切换时梯度色在双模式中具有同样的视觉重量,保持人眼对色彩感知的一致性;例如:在双模式切换中,NIO Green_K60的颜色必须与NIO Red_K60具有相同的对比感知度(以降低在模式切换中对色彩差异的违和感)
包容性
在选择颜色时,需要更加包容的考虑到在不同场景下不同视觉感知的用户体验,例如视力疲劳、受损或患有色弱的用户。即在每个单一模式使用或双模式切换时,颜色梯度K值具有清晰可辨认性,保障用户的驾驶安全。
目前国际最具权威的色彩对比度标准就是 WCAG AA。AA级标准的对比度为4.5:1,AAA级标准的对比度为7:1;而我们的梯度色卡支持AA级标准以上的颜色对比,文本信息的视觉呈现必须在每个UI组件中至少具有4.5:1的颜色对比度;
设计实践
研究和分析过后,我们提出几个主要问题:
- 如何保证同一类颜色维持在相同的色相范围里?
- 一个独立的颜色如何进行推演?每个推演出来的颜色又如何达到AA级的标准?
- 如何保证每个颜色在不同屏幕亮度和环境亮度下具有相同的色彩感知?
设计色板
经过充分研究、探讨和提问,我们开始设计色板并验证我们的想法:
基础色板:基色是浅色模式中的主色;它是整个UI组件中使用最多的颜色。前文中提到的NIO Blue_K60就是浅色模式的基础色,它的对比度高于AA级标准。
基色的梯度色:梯度色源于基色的衍生,这些颜色将支持可交互元素(如按钮、链接、滑块等)中基色的不同状态(点击、悬停等)。
梯度色的搭配:为了保证同一梯度色内色彩搭配的对比度,我们对于背景色和元素色的选择会让他们的色值相隔20个K值,比如浅色模式的背景色选择了K10,那上面的元素K值将至少为K30。
颜色推演
1. 确定基础色K60,它是NIO OS浅色模式的主色。我们根据品牌的色相范围再结合硬件屏幕的表现、车内环境、人眼感受,以及不断调整校验WCAG标准,最终得出符合标准的基础色K60;
2. 定义基础色的梯度色,有了基础色后,我们需要定义他所在梯度的极值,也就是K100和K10。通过饱和度和亮度两个维度去推演出我们自己的K值曲线,从而计算出K10-K100中的各个梯度色;并依次推导出其他配色(红、黄、蓝、绿等)
3. 稳定性校准,灰度是确保颜色稳定性的重要参数,把颜色的饱和度去掉,只保留灰度,以他们的灰度在同等水平为目标进行微调;
2.1.2 字体粗细调整
文本中的光
白色反射所有波长的光,在深色背景下白色文本反射光时,反射光会散射并运行到相邻的单词和字母中。而黑色吸收所有光,在浅色背景下黑色文本吸收每个单词和字母周围的光线;
一个散射一个吸收,带来了同样字号字重的不同视觉表现,在NIO OS系统中,为了达到在不同模式下一致的可读性和舒适度,我们通过反复测试不同的人眼样本在多批次屏幕和不同光照环境下的视觉感知,调整出最合适的文字字重;
文本中的对比度
在复杂的驾驶场景下,人们更容易产生各种视觉障碍,例如长时驾驶带来的眼部疲劳、强光下导致的阅读障碍,或紧张情绪下的阅读焦虑;为了保证驾驶场景下的信息具有高对比,在需要快速反应时也能准确清晰的阅读,一般会想到使用纯白和纯黑来增强识别度,但是这样的对比度真的是最合适的吗?
Anthony在2011的研究中曾提到纯白背景(#FFFFFF)上使用纯黑色文字(#000000)不合适,因为许多诵读困难患者,对这种极高的对比度很敏感,过高的对比度会使他们看到的字旋转模糊,眼压增高,难以集中注意力。在满足“可读性”的前提下,适当的融入一些灰度或颜色倾向,将减少眩光,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
2.2 白色色温上的倾向性带给用户的视觉感受
2.2.1 白色背景的主色调如何调出来?
我们认知上的白色和黑色是纯粹的,但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到纯粹的黑和白。比如天上的云白,仔细去品位,其实其中蕴含着天空(蓝色)的静谧和阳光(黄色)的温暖。
结合NIO的家族颜色系统:
"Our color palette is inspired by ‘blue sky coming’ and the changing colour of the sky throughout the day.”
不断观察捕捉一天中的天色变化,感受不同时刻下与天空的情感连接。
2.2.2 如何体现品牌感和一致性?
为了使NIO OS浅色模式与深色模式保持系统级的一致性,我们延续“BlueSky Color”的设计概念,与研发一起构建NIO OS系统控件库,统一定义和管理所有元素和组件。
2.2.3 如何加强场景氛围渲染?
为了强化日间行车的氛围感,还原真实的日间场景,在浅色版中我们将仪表的NIO Pilot状态展示设计成了白天的行车场景,日间阳光作为环境光源明亮而均匀的照亮大地,只在高空中渗出一丝温淡的天蓝,道路上的车模反光也都符合白天的状态。白天会比夜晚要明亮很多,远处天际线的处理就会相对微妙。我们还为中控Launcher的卡片设计了全新的白天天色渐变效果,搭配上全新的白天地图配色,构成了交相呼应而完整的数字座舱日间氛围,塑造出日间驾驶的真实感,创造了一种沉浸的驾驶体验。
2.3 设计总结
新增浅色版是一次系统级别的的升级,不是新增一套主题或是设计一层皮肤那么简单。通过打通底层逻辑,与研发共同构建整套控件库,大幅提升设计开发效率和整体一致性。色彩严苛按照WCAG 2.0的标准设计与开发,从系统层提升用户在各种复杂驾乘环境中的体验。那么说了这么多,一次系统级别的升级需要满足哪些标准呢?
控件化设计
众所周知,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而控件就是诸如颜色、文字、图标等最基本的视觉元素,他们相当于系统中的「细胞」,而搭建控件库就是把这些「细胞」根据属性进行有规律的分类从而便于行成组织和器官。与研发打通底层,共建控件库意味着设计端定义或更改了一个「细胞」,则所有组织和器官中的「细胞」都会响应式变化,无一疏漏。这极大的提升了浅色版本的研发效率和整个系统的完整统一性。
品牌化设计
前文有提到这最具温度感的蔚来“白”是如何呈现到你们面前,这不是普通的纯白,是通过千百次设计优化出来的蔚来“白”,它的品牌蓝倾向从视觉潜意识层传递出温和的蔚来感,同时也能削减纯白对于长时驾驶的视觉刺激。其他的交互色、强调色、辅助色也都添加了不同色阶的蓝色倾向,在整体色调协调的基础上体现蔚来范。
一致性设计
浅色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NIO OS在白天的体验与夜间一样出色,让浅色版完美适配白天的出行场景,随场景和时间的切换自然调整亮度和模式,浅色模式的加入也补全了整个NIO OS,让整个体验变得自然和一致。在深色浅色模式中我们使用了两套完全不同的颜色体系,为了保证切换间的视觉认知和视觉统一,我们下足了功夫,同样的蔚来感将在不同模式间共存。
无障碍性设计
浅色模式的颜色严格满足WCAG 2.0的色彩标准,每一个颜色都通过几种算法计算得出,从多种维度保证了颜色的对比度,对眼部视觉功能有轻微障碍的色盲、色弱用户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同时也保障了长时间驾驶引起的轻微眼疲劳和视觉模糊在紧急车况下能做出准确识别和判断。从驾驶安全的角度这完全是符合车规级别的系统模式。
3. 设计落地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3.1 困难与挑战
挑战一:ES8,ES6的中控和仪表屏幕来自于专业标准的车规级数字屏幕,但由于它们来自不同的供应商,并且符合质量标准的屏幕也会因批次问题而存在一定的色彩冷暖、颜色倾向的显示偏差,以及屏幕亮度显示偏差,因此,我们需要使车载界面设计的适应性必须符合更加高的要求。
挑战二:对于数字座舱设计来说,与手机、电脑端的界面设计大相径庭,车内复杂自然光源的驾驶环境中会难以看清楚界面信息,而为提升驾驶安全性,要减少驾驶员在屏幕上的注意力投入。所以我们要做到“瞥一眼”设计,使驾驶员在关注路面情况的同时需要更加快速地聚焦界面内容。
为节省软件维护成本,以上困难意味着我们需要用一套设计来满足屏幕多批次上不同程度的色彩偏向、色温差异和亮度差异,还要满足不同时段、不同天气、不同角度的驾车场景。因此,为提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设计师需要经过大量的道路测试和实车验证,这也是我们在设计车载视觉界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3.2 对策与方法
为了进一步保证多车型、多屏幕的色彩一致性和可视性,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我们进行了1200多次的设备调色和300多次的实车场景调色,涵盖不同体验阶段、不同出行场景、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光照条件下(白天,黑夜、正午、清晨、日落、阴天、雨天、隧道、地库等)的操作体验,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界面及交互的设计开发规范,保障行车安全和系统的一致性。
为了解决色温差异问题,我们调研分析了多个车机、手机、电脑等屏幕色温,并采用⾊彩显示的计算公式得出适用于车载色彩显示的区间值。
同时,我们还使用了量化亮度值的屏幕亮度测试仪,得出夜晚和白天环境中车机屏幕适宜的亮度尼特值(nit),从而大大提升了界面在复杂驾驶环境中的适应性,做到清晰不刺眼,为白天驾驶的你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持续到浅色版本上线前,我们共邀请了11名真实车主、不计其数的内部用户进行可用性测试,这11名真实车主覆盖ES8、ES6两个车型,有刚提车的新车主和陪伴我们许久的老车主。在收集大量有效的反馈后,对产品、交互以及视觉进行细致地优化与迭代。可以说浅色模式有如今上线的效果离不开车主朋友的群策群力。
立足用户企业的公司理念,注重真实场景的驾驶体验和用户反馈,我们不做停留在“办公室的设计”,不做“地铁上的设计”,与用户交朋友,切身体验实车驾乘场景,做“手握方向盘的数字座舱体验设计师”。
4. 我们一直在路上
未来是一个持续变幻的远方,充满着不确定和未知,这往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创造者不断探索和憧憬。而你我正是这一代的创造者,通过持续进化,打造新一代数字座舱,带来愉悦的驾乘体验,激发未来向往感。让我们一道排除万难、创造未来,就像蔚来的logo一样,我们一直在路上,向着光明前进。
四、国内外互联网金融产品分类与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互联网金融产品搜索平台。如融360、91金融超市、百度财富搜索平台等。
第二类:第三方征信系统服务。通过将各种在线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建立信用数据库,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信用评级服务。比如:网信金融目前正在建立该类系统。
第三类:互联网金融资产转让交易平台。为P2P信贷资产、股权众筹的股权资产、比特币网络货币资产、票据提供转让交易的服务平台。比如,一些P2P平台自行建立的转让系统,专为比特币提供交易的火币网等。
第四类:互联网金融不良资产管理平台。专门为P2P、P2B以及供应链金融平台不良资产提供管理服务的平台,主要是接管不良债务,依法进行追债。比如,深圳已经建立了第一家专门为互联网金融管理不良资产的服务公司。
以上八大类互联网金融服务形态,我们称之为互联网金融的“天龙八部”,每一种业态正如同佛教术语中的“天龙八部”一样,具有各自的特征。
五、国内外主要云计算产品?
国外有亚马逊云,微软云,中国有阿里云,腾讯云
六、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我认为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应该有时代特色,具有时代宣传楷模典范作用,具有新思维、新创意,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量身定制,集高颜值、 高品味、高尚文化于一身的文创产品;通俗、趣味、生动、实用、互动,运用新媒体思维,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又能准确传达党与政府的中心思想、政策理念。能够产生深入人心效果。
七、有哪些很优秀的互联网产品设计?
微信红包是我非常推崇的产品设计,是微信为推广其第三方支付而包装的使用场景,是非常适合微信社交+支付属性的场景,是对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大众行为有深刻理解之后的设计作品。
可以说,这种产品是我的产品理想。
我的硕士专业是用户体验,大众心理学、行为学是我的专业课之一。课上老师曾分享一个视频,我记忆深刻。
视频的名称是《日本人如何输了世界杯》,就是比赛已经到了最后环节,双方互罚点球。另外一方主罚的人,面对站成一排的日本球员深深鞠了一躬。结果日本球员就整齐划一的开始回礼。另外一方主罚的人趁此机会,将球踢入日本的大门。这支视频表现了对大众行为的深刻理解。
互联网产品用户数达到一定基数之后,其实非常需要依靠对大众行为的理解,来推断产品上线之后的趋势。微信红包就是这样一个设计,它将中国人的春节红包传统挖掘到了相当深度。在营销资源投入极少的情况下,一举拿下移动支付的半壁河山。
八、国内外广告公司的优秀广告案例?
1. 苹果公司的"1984"广告:这是一则1984年苹果公司推出的广告,以《1984》小说为背景,向世界展现了苹果公司的创意和革新精神。
2. 耐克公司的"Just Do It"广告:这则广告以"Just Do It"为主题,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展现了耐克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文化价值观。
3. 可口可乐公司的"Hilltop"广告:这是一则以音乐为主题的广告,通过美妙的旋律和歌词,向世界传递出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文化价值观。
4. 麦当劳公司的"I'm Lovin' It"广告:这则广告以"I'm Lovin' It"为主题,鼓励人们享受美食和生活,展现了麦当劳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文化价值观。
5. IBM公司的"Smarter Planet"广告:这则广告以"Smarter Planet"为主题,展现了IBM公司的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强调科技对于人类社会的改变和影响。
6. 雀巢公司的"Have a Break, Have a KitKat"广告:这是一则以"Have a Break, Have a KitKat"为主题的广告,鼓励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中放松身心,展现了雀巢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文化价值观。
7. 佳能公司的"See What You Can Do"广告:这则广告以"See What You Can Do"为主题,展现了佳能公司的科技创新和产品优势,鼓励人们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8. 奔驰公司的"The Best or Nothing"广告:这则广告以"The Best or Nothing"为主题,展现了奔驰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文化价值观,强调追求卓越和品质的重要性。
9. 谷歌公司的"Parisian Love"广告:这则广告以"Parisian Love"为主题,通过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展现了谷歌公司的产品优势和文化价值观。
10. 爱立信公司的"Make Believe"广告:这则广告以"Make Believe"为主题,展现了爱立信公司的科技创新和产品优势,鼓励人们创造自己的梦想和未来
九、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要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包括原型设计工具Axure、流程设计工具Visio等,能通过项目管理手段推动产品完成实施,并支持产品后续的营销和运营工作。一名合格的互联网产品经理更多是执行的角色,主要依赖的是过去经验的积累和一定程度的模仿。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涉及到技术等专业部分内容的需要依赖技术负责人,如果出现拍脑袋的情况,大概率会提出一个技术不可行的需求,给技术人员造成困扰。可以说,这样的产品经理入门门槛相对比较低。
执行力
这也是现在互联网行业的普遍现象。如果产品经理意识到日常工作的一些症结点是出在自身身上,那么可以在下面三个方面提升下。
基本的技术能力
我把技术能力放在第一位,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很重要,而且也是因为人们长久以来对它的忽视,以至于我不得不予以强调。
产品经理具备技术能力,有一定的技术工作经验,它所能带来的好处,远超乎你的想象。当然,这并不是因为需要产品经理自己做研发,而是需要产品经理有技术的思维,能评估技术可行性、能和研发高效率的沟通。我们希望产品经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需要依附于其他人才能做出必要的决断。
它会从根本上拓宽你的技术视野,并能够让你与技术人员和设计师进行更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它还会让你更好地理解技术实现的力量。
高效的项目管理能力
产品经理所要掌握的项目管理能力,不仅仅只是推动项目完成,实现项目目标的能力,而是快速实现项目目标的能力。我不提倡繁琐的项目管理方式,项目管理能力好坏不由项目管理精细化程度来衡量,但不少人在实践中,不自觉的就会进入误区,将项目越管越细,越管越复杂,并引以为豪。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是艺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才是能力。
十、互联网上有哪些关于情侣博客的优秀产品?
这个小恩爱我觉得还不错,而且试用了一下。
不过这种产品注定不会有太稳定的用户群,还是人人或者QQ的情侣空间更加稳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