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文和折文区别?
反文旁,有四笔,撇横撇捺要牢记; 折文旁,有三笔,二笔横撇不分离。
二、什么是折文?
折文是一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形式,主要表现在其文章结构上一篇文章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开头(折)+主体(文)+结尾(折)。这种文体最早出现在汉代,作品通常为散文,往往探讨某一主题,并力图揭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深刻道理。折文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致是反文还是折文?
是反文。
致
zhì
ㄓˋ
笔顺演示
部首 至
笔画 10
笔顺 横、撇折、点、横、竖、提、撇、横、撇、捺
结构 左右结构
繁简 緻
致zhì<动>(1)同本义 [deliver;extend;send](2)又如:致聘(送交定亲礼品)(3)招引;招致 [incur;result in;cause](4)又如:导致(引起);致病;致残;致人(招致人才);致士(招引贤士);致聘(征聘)(5)造成;导致 [create;bring about;cause](6)又如:致得(致使)(7)求取;获得 [gain;get](8)又如:致知格物(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致效(效力);致养(得到养育)(9)表达 [express](10)又如:致诚(表达诚挚的情意);致精(显示精巧)(11)奉献;献纳 [sacrifice](12)又如:致君泽民(为皇帝效力,为百姓造福);致身(原指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致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13)转告;回报 [pass on (word);communicate;repay;requite](14)又如:致事(上报施政情况)(15)施加;施行 [carry out](16)又如:致化(施行教化);致罚(施加惩罚);致礼(向人施礼)(17)归还;交还 [return](18)又如:致政(致仕);致仕(辞去官职);致位(辞去职位)(19)放置 [place;put]。如:致之度外(置之度外);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20)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 [devote oneself efforts to]。如:致功(把精力和功夫专用于某一方面);致一(专一);致志(集中注意力);致思(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致意(关注;集中心思)(21)通“至”。到达[arrive;reach](22)又
四、折文旁怎么输入?
用笔画输入折文旁,或者是手写输入。
五、折文旁的演变?
——现在我们归入“折文旁”的字,写作“夂”,但在字源上是不同的:
1、如,冬
——甲骨文
——小篆
——在这里,“夂”字旁是“系”的古字,两股丝绳的绞接。
2、又如 ,复
——复的甲骨文
“复”字的“夂”,读zhǐ ,小篆写作:
原意是“脚趾”,引申意思是:行走。
《说文解字》:“从後至也。象人两胫後有致之者。凡夂之属皆从夂。读若黹。陟侈切”
六、文折偏旁是什么?
文折偏旁其实应为折文旁,即"夂"。
七、工加折文旁?
折文旁是夂,反文旁是攵。工加反文旁是攻,没有工加折文旁的字。
八、放的偏旁是反文还是折文?
“放”字的部首是“攵”。
放读音[fàng],声母f,韵母ang,读第四声。
笔画:8笔。
基本解释
①解除约束,使自由 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②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 放学。③放纵 放任。放声高歌。④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 放牛。⑤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 放逐。⑥发出 放枪。放光。称冷箭。⑦点燃 放火。放爆竹。⑧借钱给人,收取利息 放债。⑨扩展 放大。放宽。⑩姓。
九、折狱龟鉴白话文?
张举,吴地人,官职是句章令。有一个妻子杀夫案,妻子放火毁尸灭迹,对人说是大火烧死的丈夫,丈夫的家人怀疑妻子所说的话,于是就告到官衙,妻子不服,于是就找到两头猪,一头杀掉,一头是活的,然后堆柴放火烧这两头猪。等到火熄灭了,在两头猪的尸体口中,那头活的有草木灰,死的没有。所以就去验她丈夫的尸,口中无灰,所以无罪释放了她。
这个和大宋提刑官里宋慈审理同年好友孟良辰死于上任途中的那个案子很像。折狱龟鉴,是五代和凝和父亲合作的法医类专著,和凝是状元,又是花间派的大家,很欣赏此人,才子啊,还博学
十、反文旁和折文旁写法?
这两个偏旁在平时的书写中最容易搞错。反文旁是四笔写成,第一笔撇,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撇,第四笔捺。第四笔写时要给第三笔的横右边留出来一点。折文旁是三笔写成,第一笔撇,第二笔横撇,第三笔捺。
反文旁的字是很明显的偏旁,一般在字的右边,像教、效、故。折文旁在字中,像夏、冬。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