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政务服务标准?
一、服务环境
1、办公物品摆放有序,方便群众办事的办公物品配套齐全,室内外整洁卫生。
2、公布服务内容、标准和监督电话。
二、服务态度
1、工作人员上岗佩戴胸牌,举止端庄,礼貌待人;有问必答、目光接触、准确明了;一次告知,勤政高效。
2、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责任追究制,提供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
3、一律使用文明服务用语,禁止使用服务忌语。
三、服务质量
1、实行政务公开。执法依据、办事程序、工作职责,增强工作透明度。
2、实行首问、一次性告、责任追究制,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3、实行限时办结服务。只要手续完备、符合条件,坚决做到在法定规定的基础上再下降。
4、根据服务对象要求实行预约和跟踪服务。
5、建立“绿色通道”。为重点企业、大型开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给予快捷便利、优先优质的专项服务。
6、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四、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不谋私利;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文明管理,以理服人;高效服务,勤政为民。
五、管理与监督
1、实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将法律法规依据、办理程序、收费项目和标准及依据、人员岗位职责等在办公场所的醒目位置以多种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公开监督电话,设立***为热线投诉电话,受理社会各界对我镇政务服务的举报。同时设立意见箱,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
二、政务服务的受理标准是?
1.服务环境:布局合理,整洁卫生,秩序井然,行业标识规范醒目。
2.服务设施:设施完好,功能齐全,便民告示摆放完整,便民。
3.服务质量:严格执行,服务规范,遵守职业道德,服务纪律,态度热情,文明用语,诚实守信,依法办事。
4.服务流程:坚持六办六不让规定办事,一次性告知等。
5.服务效率:业务操作规范有序办理业务快捷干练,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做到即事即办,特事特办绿色通道。
6.服务风气:公正廉洁,一视同仁,履行各项服务承诺,不泄露行政相对人隐私。
7.开展志愿服务: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及文明劝导,业务介绍等志愿者服务。
8.服务投诉:设置投诉电话,意见箱,投诉渠道畅通,重视来访人投诉投诉处理及时,公正,不推诿。
三、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
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领着整个社会的变革,也推动着政务服务领域的转型与创新。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成为各级政府必须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当前推进政府现代化、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政府可以更快速、更便捷地为民众提供各类服务,实现政务服务的智慧化、便民化、高效化。
现状分析
当前,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各地政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地方已经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为民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渠道。一些地方政府还推出了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工具,方便民众随时随地进行办事查询和办理。
然而,也需正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些地方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中仍存在“花样多、规范少”的情况,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用户体验不佳。
发展趋势
未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 智能化服务: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升级,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 跨部门协同:推动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实现政务服务的整体优化和联动发展。
- 多渠道接入:构建多元化的服务接入渠道,满足不同群体和需求。包括网上、手机App、微信等多种途径。
- 安全保障: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确保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升用户信任度。
推进策略
为有效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需要采取以下策略措施:
- 加大投入:加大对互联网技术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政务服务平台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 加强规划:建立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路线图,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 推动标准化:推动建立统一的政务服务标准和规范,确保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 拓展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政务服务内容,满足广大民众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支持
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过程中,技术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可以借助第三方技术公司或专业团队,进行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这些技术支持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能力,可以为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和技术团队建设,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政务服务平台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升级。
结语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应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不断探索创新,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政务服务,让民众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服务体验。
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意义是什么?
解决问题。搭乘“互联网+”的东风,希望可以变革政府办事方式。像在新加坡、美国等地方,找政府办事都是通过网申的方式,不用来回跑大厅。这也一定程度上解决的部门难办事的问题。
提升效率。如果可以实现各个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能够极大的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促进清廉。通过政务公开,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腐败。并且通过公布权力清单,办事指南,老百姓办事可以知道办事流程,办事要求,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寻租的存在。
体现民主。很多政府现在都有网上征集意见,网上公开,我来@国务院这些活动,更多的体现了官民互动。
地方政府随意喷,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是顶层设计确确实实是为了老百姓。
五、互联网+政务服务与电子政务的相同点?
1. 都致力于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2. 都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3. 电子政务主要是为了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而互联网+政务服务则更注重以便捷的方式交付给公众,让信息多跑路,让公众少跑腿。
4. 电子政务的目标是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5. 两者都希望通过技术的运用,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
六、互联网+政务服务保障公民哪些权利?
保障了公民的监督权,建议权、知情权、参与权。
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按照什么标准?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要求,编制并向社会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
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指南是哪年?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对各地区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进行规范,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构建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全国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
中文名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
外文名
A guid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chnical system of Internet government affairs service
发布单位
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时间
2017-01-12
《建设指南》针对一些地区和部门当前网上政务服务存在的服务不便捷、平台不互通、数据不共享、线上线下联通不畅、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在总结相关地方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经验基础上,按照“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资源整合、注重开放协同”的原则,以服务驱动和技术支撑为主线,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办事难、审批难、跑腿多、证明多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优化网上政务服务的解决路径和操作方法。
九、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哪年提出的?
互联网+是2015年提出来的。但是政务服务很早就提出这个概念了。好多政府单位都提出无纸化办公,并且想拓展到互联网平台,但是当时的政府的技术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开发。所以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现在网络环境越来越好,不论是网络环境还是网速的提升,还有就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让政务也要顺应
十、电信互联网接入服务标准?
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向用户提供套餐的到量预警、超量提醒、到期提醒等提醒服务,这就是电信互联网接入服务标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