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了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细读文本:仔细阅读诗词,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注意作品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
把握主题:理解作品的主题是鉴赏的核心,要仔细分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欣赏语言:注意作品的用词、句式和节奏,体会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联想想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作品的意象和意境,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比较阅读:将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特色和优劣。
借助注释:在鉴赏过程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可以帮助理解作品的含义和背景。
体会情感:注意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状态和心境。
分析技巧:分析作品所运用的技巧,如比喻、拟人、象征等,理解其对作品表达的作用。
反复品味:对于好的作品,要反复品味,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以上是一些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惊雷诗词鉴赏?
于无声处听惊雷
出自近代的《无题》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赏析
该诗句出自鲁迅,他后期的一些诗篇形象地写出了革命胜利的信心,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以极大的鼓舞。1934年5月30日写的《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声处听惊雷”可谓石破天惊之笔。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诗人的心跟全国人民连在一起,他想得很远,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力量。这样的诗,反动派看了会不寒而栗,革命人民看了会斗志昂扬,其社会意义是不可低估的。诗句形象地写出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以极大的鼓舞。
三、洒脱诗词鉴赏?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都是很洒脱的诗句。
四、仙鹤诗词鉴赏?
《诗经·小雅·鹤鸣》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歌,诗曰: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tuò,酸枣一类的灌木)。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gǔ,楮树一类的灌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本诗的大意是,在那山岗上,鹤一鸣惊人,声传四野。在那深渊里,游鱼自由自在,时而浮到浅滩。那园林是如此美好,让人流连忘返,檀树高高,灌木丛生。他山之石,可以琢玉。
这首诗是两章重叠的。每章中,诗句句意对比,鹤与鱼,天与渊,高大挺拔的檀树与低矮丛生的灌木,他山石与玉石,而所有这些观察与思考,都是来自那如此美好的园林!
《诗经》中的诗,其实都是无题诗——命名都来自诗的首句,一般都是取二字为题目。而这首被命题为《鹤鸣》的诗歌,全面把握诗歌内容,似乎称为《乐园》才更合适。
但“鹤鸣”确实真的是一鸣惊人的,听过鹤的鸣叫声,那种清亮、高亢、激越,可以说是击穿灵魂的,让人永生难以忘怀!
五、牵手诗词鉴赏?
《牵手》
一点微弱的风
就把你吹来了。我试着
透过灼热的指缝
窥视昨天
我和昨天,只是隔着
几片旧光阴,几茬庄稼的年头
那是塞北,或是江南
花开,或不开
那个夜晚,它用巨大的影子
覆盖着槐树。大手覆盖着小手。我牵着你
月亮来过,又走了
“穿着溜冰鞋的童年,划开零散的时光”很好的句子,开篇灵动而和谐。
从第二段开始,诗者的内在情绪由宁静安详转成有韵律的跃动,诗意随文字的节奏袅动。到第三段,通过干净极富节奏的叙述使诗者的情绪在一层层提升,诗歌语言及情感张扬,饱满!
而最后一段,诗歌张扬过后,又是一种抑制。先扬后抑,使诗歌及情感张驰有度,收放自如。这一首抒情性极强,语言优美灵动,潇洒自如,诗歌内在情绪一波三折,耐人咀嚼!
六、雍正诗词鉴赏?
七步诗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此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元日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寄王琳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前二句言南北道远,音讯疏隔。言外之意:今日居然接到故人书信,不胜惊喜。后二句写拆阅书信时的心情。王琳怀雪耻之志,可以想象信中满纸慷慨悲壮之词,使人深受感动,为之下泪。诗人为何拆书下泪?是有感于故人万里寄书的情谊?还是触动了悠悠乡思?或是感慨于故人的忠烈之情,而羞惭于自己的苟全?诗中均未言明。
无限话语尽在潸然而下的“千行泪”中了!
晚泊岳阳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日暮钟声,“城里”应是灯火辉煌,美丽无比,而自己却漂泊城下,闲卧舟中。只见一轮皓月,悬于空江之上,可是江面云水茫茫,前路又在何方呢?夜深月亮洒下清辉,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
这歌声引起多少思绪,其中感情体味不尽,只感觉轻舟短楫,疾去如飞。
相思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
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鹿柴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夜雨寄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渡荆门送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七、他山之石诗词鉴赏?
意为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出自周代《诗经·小雅·鹤鸣》原文如下: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译文:
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灌木叶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
幽幽沼泽仙鹤唳,鸣声响亮上云天。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八、渔父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都着墨不多而十分传神;中间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生动、形象而又富於哲理性。从文体的角度看,在楚辞中,唯有此文、《卜居》以及宋玉的部分作品采用问答体,与后来的汉赋的写法已比较接近。前人说汉赋「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在文体演变史上,《渔父》无疑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的。
九、优美诗词鉴赏
欢迎阅读本篇博文,今天我们将带您领略优美诗词的鉴赏。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借助这些动人的诗句,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
一、什么是优美诗词
优美的诗词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优秀的诗词作品往往能用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唤起读者共鸣。这种共鸣往往源于作者才情的独特展示,以及对人类生活、自然景物、社会风貌等的深刻感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是一首极富优美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夜晚,通过明月的形象,借用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使人们不禁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二、如何鉴赏优美诗词
鉴赏诗词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审美眼光,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的感受能力,用心去品味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 了解背景知识:诗词作品往往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这些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 品味语言之美:优美的诗词往往具有精炼、婉转的语言风格,通过对词句的品味和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
- 理解意象之美:诗词作品中常常运用各种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我们需要通过对意象的理解,将自己引入其中,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感。
- 感受情感之美:优美的诗词往往能够唤起读者共鸣和情感上的共振。在鉴赏诗词时,我们要尽量放空自己,投入到作品中,与作者一同感受其中的情感。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鉴赏优美诗词,领略其中的艺术之美。
三、优美诗词的经典赏析
中国优美诗词的数量众多,下面我们介绍几首经典的诗句,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划破夜空的军鼓声与孤雁的哀鸣相结合,给人以沉痛的感触。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草木的生死为主题,通过变化的自然景物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野火烧草无法彻底烧尽,而春风又会吹醒新生的草木,寄托了对生命的坚韧和希望。
以上只是中国优美诗词中的几个经典例子,诗词世界博大精深,还有许多值得品味和鉴赏的作品。
四、结语
中国的优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智慧与情感。通过鉴赏优美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也能够得到心灵的滋养与启迪。
诗词是一种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和欣赏优美诗词,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品味和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希望本篇博文能够帮助到您,让您更好地领略优美诗词的魅力。
十、意犹未尽诗词鉴赏?
意犹未尽诗词有宋代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郁郁不得志的“闲愁”,给人以意犹未尽,自行品鉴之感。全词鉴赏如下:
1、原词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译文
轻移莲步从横塘前匆匆走过,只能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伤感的诗句。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3、赏析:
本篇为相思怀人之词,是词人晚年退隐苏州期间所作。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郁郁不得志的“闲愁”,给人以意犹未尽,自行品鉴之感,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