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经济振兴政策?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五)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
二、乡村经济振兴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
三、振兴乡村经济的意思?
乡村振兴就是使乡村兴起、旺盛起来的意思。确切地说,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小村落、小市镇等特定的区划单位兴旺起来。
乡村振兴不是模糊的,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乡镇和村(社区)的行动;乡村振兴不是传统、粗放、落后的农业经济的回潮,而是要构建起现代化的精细产业形态;乡村振兴不是仅限于推动农业发展,而是要建设一个以富裕、宜居等为特征的现代化田园居住综合体。
四、振兴乡村经济政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五、乡村教育振兴对乡村经济的意义?
乡村振兴要走自力更生之路,要依靠自产自销的人才,必须依靠教育。在扶贫攻坚阶段,通过引入先进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使得贫困地区得以成功脱贫,但先进经验需要同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脱贫之后的振兴之路最终还得靠当地人民自己来走,这就需要能胜任新型农业岗位、建设新农村的新时代农民。可是,这样高素质的农民哪里来?教育是最基本、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基础教育、新型农村职业教育、农技知识普及教育、特色农业产业培训等是提升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乡村振兴要走思想引领行动之路,思想观念走在前面,必须依靠教育。
六、乡村经济怎样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经济发展,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显著增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要在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这个方面做文章,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着力点。这些年,不少贫困地区依托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既实现了农民在农业内部的充分就业, 也大大地增加了从业收入,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找到了自身的位置。
七、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
1.增加投资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培养人才,发展科技
八、乡村经济振兴实际操作?
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二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九、如何振兴乡村经济发展?
首先,当地干部、群众要转变发展理念,营造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采取必要措施吸引或由上级政府、社会组织派驻相应的人才。再者,打造适应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产品。最后,加大宣传、营销。
十、互联网振兴乡村的意义?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乡村要振兴,必然要置于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考量。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