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黎平会议会址?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黎平召开中央政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黎平会议的具体召开地点是,贵州黎平县二郎坡胡荣顺商号。
黎平会议的历史意义:黎平会议关系到红军命运、中国革命前途,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开端。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准备。
二、永久会址的意义?
永久会址指确定下永久保留的会议地址。例如新年第一天,广州就迎来激动人心的好消息!近日,《海珠区琶洲中二区琶洲眼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广州市规划委员会上获得通过。《规划》透露,“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永久会址选址于琶洲眼片区。
“琶洲眼”概念源自2008年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是指这一由珠江和支流形成的酷似人眼睛的滨水地带。2009年国际竞赛方案深化、2011年琶洲-员村地区控规均延续了“琶洲眼”的设计理念。
规划将琶洲眼片区定位为:数字经济与总部经济创新合作区。市规委会上透露,“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永久会址拟选址于琶洲眼片区,建设集高端国际会议及展示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型会议中心,定期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三、会议会址来历?
遵义会议会址原系 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 1935年1月初,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即驻在这幢楼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在主楼小客厅举行。
四、中非合作论坛永久会址?
2012年11月27,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第三次大会在海南省万宁市神州半岛隆重开幕,同时,中非合作圆桌会议永久会址正式落户万宁,作为中非民间各界人士加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非合作圆桌会议为中非友谊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遵义会议会址导游词
遵义会议会址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在这里,您将步入历史的殿堂,追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程,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牺牲和奋斗精神。
一、遵义会议会址简介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处地方。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具有深远影响。
遵义会议会址占地面积广阔,包括了会议旧址、瞻仰广场、纪念馆等多个部分。这里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展示了遵义会议的背景、历史过程以及会议决策的重要性。
二、参观流程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您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 瞻仰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伟人铜像,向先辈们致敬。
- 参观纪念馆: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文物、历史图片和文献,讲述了遵义会议的背景和会议期间的重要决策。
- 参观会议旧址:会场内设置了多个展厅,详细介绍了遵义会议的各个环节,让您全面了解这段历史。
- 观看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原了当年会议的场景和氛围,使您身临其境。
- 参观陈列馆:馆内陈列了与遵义会议相关的历史文物和图片,深入了解会议的重要性。
三、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
遵义会议被誉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其重要意义体现在:
- 历史转折点: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内部建设到获得统一领导地位的重要转折。
- 革命道义:会议期间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为日后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 纪律观念:遵义会议规范了党内的组织制度和纪律观念,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 军事战略:会议决定了中国红军战略转移的方向,为长征胜利和日后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四、遵义会议会址的保护与传承
作为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遵义会议会址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与传承。
政府部门多次进行修缮和加固,确保遵义会议会址的安全和完整。同时,通过建设纪念馆、修建纪念碑等方式,将遵义会议的历史和重要性向人们传播。
另外,学校和机构也将遵义会议会址纳入教育和研究的范畴,开展相关课程和研究活动,推动遵义会议的传统继承和思想宣传。
五、总结
遵义会议会址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红色记忆的象征。通过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希望大家在遵义会议会址的参观中,倍感荣耀和自豪,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六、遵义会议会址说明?
遵义会议会址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的走廊是一个观景、拍照的好地方,这里可以看到周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
遵义会议纪念馆不但保护文物本身,还注重周边环境的全面、整体保护。围绕遵义会议旧址,纪念馆的区域保护体系还包括红军总政治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秦邦宪住处,红军警备司令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邓小平住处,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等旧址。通过走访和查阅历史资料,尽量还原当年样貌。
在遵义会议会址游览,必然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可以回味那段艰辛的历史,观赏许多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还有各种革命先烈生前用过的物品。这里是增长历史知识和缅怀革命先烈的地方
七、遵义会议会址由来?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
八、古田会议会址周边景点?
有福建土楼,武夷山等。
九、遵义会议会址文案?
1. 遵义会议会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场所之一,文案的编写是必要的。2.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会议会址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场所,文案的编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段历史。同时,遵义会议会址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案的编写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历史遗产。3.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场所之一。会议会址由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纪念碑三部分组成,其中遵义会议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可忽视,是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的重要景点之一。
十、猴场会议会址介绍?
1934年12月31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猴场,在猴场村宋家湾村民组宋维新住宅召开了彪炳史册的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后,中央政治局在短短一个月内,继黎平会议之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一会跨两年,从1934年12月31日下午一直开到1935年1月1日凌晨,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再次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提出回兵湘西的错误意见,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渡江北上创建新苏区的正确主张;会议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从根本上结束了“三人团”的军事指挥独断权,特别强调军事指挥权必须置于中央政治局集体领导之下;确立了以战斗的胜利的姿态迎接川黔边新根据地建立的正确思想,实现了红军在战略上由消极防御向积极防御的转变;改正了红军长征以来只限于单纯打仗的错误,重申了红军历来倡导的三大任务;制定发布了红军进入贵州以来的第一个瓦解贵州军阀部队的文件《关于瓦解贵州白军的指示》。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时间上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