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工贸易特点?
加工贸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与一般贸易的区别上:
1、从参与贸易的货物来源角度分析,一般贸易货物主要来自本国的要素资源,符合本国的原产地规则;而加工贸易的货物主要来自国外的要素资源,不符合我国的原产地规则,而只是在我国进行了加工或装配。
2、从参与贸易的企业收益分析,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获得的收益主要来自生产成本或收购成本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而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实质上只收取了加工费。
3、从税收的角度分析,一般贸易的进口要缴纳进口环节税,出口时在征收增值税后退还部分税收;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不征收进口环节税,而实行海关监管保税,出口时也不再征收增值税。
二、加工贸易手册和加工贸易账册区别?
加工贸易手册和加工贸易账册有明显的不同。加工贸易手册是以指导企业做好加工贸易为主要目的,由海关总署开具,授权企业享受加工贸易管理政策的一种许可证。而加工贸易账册则是规范企业加工贸易管理和监督企业自主申报、自主录入和核销的一种账簿记录方式。 加工贸易手册主要负责授权企业使用加工贸易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发展;而加工贸易账册则是企业在加工贸易过程中必备的文件,记录了企业加工贸易的情况,保障了进出口企业的合法性。 总之,加工贸易手册和加工贸易账册虽然都与加工贸易有关,但是其主要功能和使用范围是不同的。
三、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都有哪些区别?
进料和来料的区别在于:进料是需要买的,来料是不需要买的。
1、来料加工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我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外商提供的作价设备作款,我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业务。
2、进料加工是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的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经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作外销出口的业务。
3、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 (1)进口料、件的来源不同:进料加工加工项下的所有进口料、件由我方用外汇购买。而来料加工加工项下的进口料、件则由外商无偿提供。进料加工的风险比来料加工的风险大。 (2)进出口货物的买卖方不同:进料加工由于各作各价,因此进口物料的外商不一定就是我成品出口的买方。而来料加工加工的进出口货物买卖方必须是同一外商。 (3)外商的结算不同:进料加工项下的我方出口货物,外商按一般贸易方式付款,我方收取外汇。而来料加工项下的我方出口货物不作价,我方只按约收取工缴费。 (4)退税的方式不同: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实行“先征后退”的方式;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实行“不征不退”的方式。
4、来料加工视同销售免税货物,所以耗用的境内购进的材料负担的增值税进项税是不能抵扣的。进料加工视同销售自产货物,出口适用零税率,可以抵扣购进材料负担的增值税进项税。
四、什么叫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常见的加工贸易方式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
五、加工贸易国际术语?
加工贸易的术语:
加工贸易货物,是指加工贸易项下的进口料件、加工成品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
加工贸易企业,包括经海关注册登记的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
经营企业,是指负责对外签订加工贸易进出口合同的各类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经批准获得来料加工经营许可的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
加工企业,是指接受经营企业委托,负责对进口料件进行加工或者装配,且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以及由经营企业设立的虽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实行相对独立核算并已经办理工商营业证(执照)的工厂。
单位耗料量,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生产单位出口成品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的数量,简称单耗。
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
承揽企业,是指与经营企业签订加工合同,承接经营企业委托的外发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承揽企业须经海关注册登记,具有相应的加工生产能力。
外发加工,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因受自身生产工序限制,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委托承揽企业对加工贸易货物的某道工序进行加工,在规定期限内将加工后的产品运回本企业并最终复出口的行为。
核查,是指海关通过核实数据、审查单证、核对实物及相关帐册等方法检查核实加工贸易企业申报的加工生产能力以及进口、运输、存储、加工、装配、转让、转移、销售或者出口加工贸易货物等情况,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
核销,是指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加工复出口或者办理内销等海关手续后,凭规定单证向海关申请解除监管,海关经审查、核查属实且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办理解除监管手续的行为。
FOB、CFR、CIF 三种术语,均属于象征性交货,与之相对应,买方是凭单付款,所以装运单据在这类交易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六、加工贸易起源地?
加工贸易简介(重庆市海关 陈怀庆)一、加工贸易起源 (一)、保税制度 提到加工贸易就不得不提到保税制度。因为加工贸易是保税制度的一 部分。
七、加工贸易手册是不是就是加工贸易电子手册?
电子化手册是以合同为单位进行管理的一种海关监管方式,电子账册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管理的一种海关监管方式,那么一般加工贸易企业目前都是做电子化手册的,个别的企业类别比较高,管理规范,符合海关的联网监管要求,进出口量很大的企业可以采取电子账册的模式。
现在好像商务部门已经停止审批电子账册的批准证了,这个就看各个地方的海关了,因为按规定是主管海关凭商务部门的批准证办理联网监管,。另外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的加工贸易都是采取电子化手册和账册的,还有不作价设备,目前还是沿用纸质手册,也就是D字头的手册。八、加工贸易是属于什么贸易的范畴?
答:加工贸易属于来料加工的范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来料加工作为当时最红火的行业,为我国的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我国的深化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出一条津津乐道的行为规则。它的全名:“三来一补。”
九、脐橙加工贸易——解析脐橙产业的加工和贸易情况
随着全球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脐橙作为一种富含营养且口感独特的水果,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脐橙加工贸易成为了脐橙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将从脐橙的加工和贸易两个方面对脐橙加工贸易进行深入解析。
脐橙加工
脐橙加工是将新鲜脐橙进行清洗、去皮、果肉分离、提取汁液等一系列工序,使其更适合储存和运输,同时也可以延长其保鲜期。脐橙加工主要应用于制作脐橙饮料、果酱、冷冻食品等产品,大大提高了脐橙的附加值。
脐橙加工的主要方法包括手工加工和机械化加工。手工加工主要用于个人或小规模加工,但劳动力成本较高且加工效率低;机械化加工采用清洗机、去皮机、半自动分离机等设备,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脐橙贸易
脐橙贸易是指将加工后的脐橙及其相关产品从产地运往消费市场的过程。脐橙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出口、进口和国内贸易。
对于脐橙产地而言,出口是实现市场扩大的重要途径。脐橙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其中北美市场占据了最大的份额。脐橙出口需要符合目标国家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检疫要求,同时还需要与国际贸易伙伴进行谈判,解决贸易壁垒问题。
同时,国内市场的脐橙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脐橙贸易在国内的主要形式是批发和零售。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脐橙产量和品质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跨区域的贸易。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平台也成为了脐橙贸易的新兴渠道。
总结
脐橙加工贸易在脐橙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脐橙加工能够提高脐橙的附加值,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脐橙贸易使得脐橙能够进入国际和国内市场,实现规模化的销售。未来,随着脐橙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脐橙加工贸易将继续繁荣发展。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对脐橙加工贸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十、来料加工贸易流程?
回答如下:来料加工贸易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签订合同:进口商与境外客户签订来料加工贸易合同,确认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等细节。
2.采购原材料:进口商从境外采购原材料,如钢材、木材、塑料等,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要求。
3.运输原材料:原材料通过海运、空运、陆运等方式运输到进口商的加工厂。
4.加工生产:进口商在加工厂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生产加工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成品。
5.质检验收:进口商对加工生产出的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6.出口销售:进口商将加工生产出的成品出口销售给境外客户,完成一次来料加工贸易交易。
以上是一般来料加工贸易流程的主要步骤,不同企业和项目的具体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您好,来料加工贸易流程:
1. 签订合同:买方与卖方签订来料加工贸易合同,明确加工要求、工艺流程、价格、交货期限等条款。
2. 确认来料:买方确认来料的质量、数量、规格等信息,确保符合合同要求。
3. 安排加工:卖方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加工,并严格控制加工质量。
4. 质检验收:卖方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质检,并提交质检报告给买方。买方进行验收,确认产品符合合同要求。
5. 包装运输:卖方将加工好的产品进行包装,并安排运输到买方指定的地点。
6. 支付货款:买方根据合同条款,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时间向卖方支付货款。
7. 报关清关:买方进行进口报关清关手续,将加工好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8. 售后服务:卖方提供产品售后服务,帮助买方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