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网络时代如何保证信息安全?

256 2024-04-18 12:37 admin

一、网络时代如何保证信息安全?

  不少用户在跨平台使用智能设备应用程序时,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在某个平台搜过的内容,为什么到了另一个平台也会被推送?储存在各类应用程序中的个人信息能否得到妥善保管?

  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个人信息安全将得到全方位保护。筑牢信息使用的安全边界,需要监管体系、企业责任与用户意识等层面的共同推进。

  还在浏览楼盘信息,就接到销售电话;注册完会员,推销短信就铺天盖地;搜索过一个物品,就频频收到类似产品广告……这些体验让许多用户很困惑:谁动了我的个人信息?为什么手机这么“懂”我?

  个人信息须妥善保管

  随着移动互联的飞速发展,各类手机APP、应用小程序,已经成为人们社交、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海量的个人信息都被存储到了哪里?

  绿盟科技集团副总裁李晨介绍,各类应用程序后端都会有一个数据存储环境,数据库中存储了海量的应用数据与个人信息。比如,人们使用各种社交APP,在上面发布的文字或者图片都会产生数据,经过处理和网络传输,最终存储到后端的数据库。数据库一般位于企业数据中心,或者云服务商提供的“云端”。数据库系统和里面的数据,由商家、应用程序的运营者来维护和保管。

  个人信息是否会被“任性”使用?

  李晨表示,企业收集的个人信息是否能得到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数据安全管控水平。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数据安全法,还有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都要求企业提升数据安全管控能力。不过,技术的持续发展,对企业数据安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同企业的数据安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用户的个人信息依然面临被非法获取、滥用、泄露等风险。

  类似隐患还包括人脸等生物信息。根据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30.86%的受访者已经因为人脸信息被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者隐私被侵犯。这类风险也从线上延伸到线下,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售楼处肆意收集、辨识人脸信息。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规范人脸识别应用。

  信息收集不得超出范围

  每次下载APP或者授权个人信息使用时,北京市民刘女士都会浏览隐私政策条款,不过,她发现,这些说明或十分冗长,或非常隐蔽,“对普通用户不是很友好”。

  隐私政策被认为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同,用于声明企业如何收集、使用以及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表示,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个人信息的范围,应当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直接关联,不能超出这个必要的范围。同时,收集用户的敏感个人信息时,应当经过用户的明示同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默认勾选用户协议这种一揽子方式。

  目前,仍有一些应用程序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例如,收集过多个人信息、过度索取权限、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私自向第三方共享用户信息,以及无法注销账号等。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一方面,无法确定企业在收集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之后会如何使用、如何保护,是否被泄露或滥用。即便有所顾虑,在面对“不给权限不让用APP”“频繁申请权限”“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时,也往往会选择妥协。同时,遇到个人信息侵权问题时,由于缺少保护意识,维权成本高、时间长、举证困难,一些人会选择放弃维权。

  2019年以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持续在全国范围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已检测APP数万款,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千余款APP采取了公开曝光、约谈、下架等处理处罚措施,发现并监督整改了一大批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的APP,治理卓有成效。

  只共享必要的个人信息

  在某购物APP中搜索了电视这一产品后,浙江杭州的王女士发现,随手打开的另一个APP中也出现了相关产品的推荐,“其他APP是怎么知道我搜索了电视的?”

  海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建媛分析,目前引发手机用户隐私泄露担忧的,主要是跨平台的广告推送、个性化内容推荐。“跨平台的广告推送或内容推荐,相当一部分发生在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关联公司或授权合作伙伴之间。”杨建媛说,查阅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的隐私权政策,会发现其中有“与关联公司间共享”“与授权合作伙伴共享”等条款。从技术手段看,每台手机设备都有唯一的标识符,用户在同一台手机设备上使用不同的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追踪获取到这个唯一的标识符,便有可能精准地进行跨平台广告推送和效果追踪;此外,用户在浏览网页时,浏览器的cookie技术也会记录使用足迹。

  在精准营销的时代,跨平台广告推送和个性化内容推荐越来越频繁,用户是否需要为此担忧?杨建媛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通过自动化决策方式向个人进行信息推送、商业营销,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个人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指出,收集个人信息后个人信息处理者宜立即进行去标识化处理。不过,在大数据时代,如果数据存储不当或者访问、使用权限管理不严格,借助数据挖掘、关联匹配技术,经过去标识化处理的信息,仍然有暴露个人敏感身份信息的风险。为防范这些风险,应借助法律手段严格规范互联网公司收集、存储、共享、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即便是关联公司之间也应只共享必要的个人信息。另外,用户也要加强隐私保护意识,安装和使用应用程序时注意阅读隐私权条款,比如,一些应用程序的个性化广告推荐选项是默认开启的,用户可以选择关闭。

  我国目前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涵盖民法典、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电商法、网络安全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筑牢个人信息使用的安全边界,离不开监管要求、企业责任与用户意识等层面的共同推进。

  李晨建议,监管机构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并为用户提供便利的维权渠道;企业应承担起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责任与义务,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谨守合规红线;用户则应提升自身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提升数字素养。

二、现在是网络时代还是信息时代?

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信息化时代按照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

三、网络时代的安全管理体系

网络时代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安全管理体系变得尤为重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不可忽视的挑战之一。保护数据和信息安全,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已经成为每个组织都需要关注和处理的任务。

网络时代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它不仅包括技术层面的防护措施,也需要结合人员培训、制度规范、管理监督等多种手段共同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生态系统。

技术防护

在网络时代,网络安全首先要依靠技术手段来保护。构建一套完备的技术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器等工具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加密技术、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手段也可以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人员培训

除了技术手段,人员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员工应该接受关于网络安全的培训,了解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攻击,以及在面对安全事件时应该如何应对。只有员工具备了相关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组织的网络安全。

制度规范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也是网络时代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明确的安全政策和规定,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和权限,加强对安全事件的管理和处置,可以有效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管理监督

管理监督是安全管理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管理团队和监督机制,进行安全检查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保障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全面考虑,既要注重技术手段的应用,也要重视人员培训、制度规范和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只有全方位、多层次地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保护网络安全,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四、网络时代的文案?

你好,网络时代的文案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1. 简洁明了: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用户容易产生浏览疲劳,因此文案需要简洁明了,让用户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特点。

2. 营销导向:网络时代的文案需要具备强烈的营销导向,能够引起用户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同时也需要符合网络传播特点,比如利用社交媒体、微博等传播渠道进行推广。

3. 个性化:网络时代用户需求多样化,因此文案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制定不同的文案策略,增加个性化营销效果。

4. 多媒体结合:网络时代的文案需要结合多媒体进行营销,比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增加用户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提高文案的传播效果。

5. 数据分析:网络时代的文案需要结合数据分析,不断优化文案策略,提高文案的转化率和ROI。

五、在信息科技,网络时代的今天,书法专业将何去何从?

1.文化考试不撤销笔试,书法就仍有研究价值

2.书法作为民族文化之魂其一,也许不好深入研究,但至少不会消失。

3.啊?你说书法专业呀,市场行情想必较其他专业惨淡多了,建议读研读博,在学习路上接触多元化知识....

六、信息网络时代还需不需要教师?

信息网络时代同样需要教师。因为:

第一、网上的教学视频可以教学生知识,但是都是提前录好的,没有感情的短或者长视频,学生在这里面只能学到固定的知识,无法因材施教。

第二、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引路人。在绝大部分的时间,教师在教学生上面并不是简单的就教书本上固定的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七、网络时代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个人信息泄露的是因为现在互联网太发达了,小到出行大到各种工作业务处理都可以借助网络去实现,这样的基础都需要收集用户的各种数据,这就给个人的数据安全埋下伏笔。

个人数据泄露往往是由于一些应用或网站不合理不合法的处理个人用户数据导致泄露的。

个人数据泄露目前在国内基本无解。

八、信息安全的含义?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九、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内部信息不受外部威胁,因此信息通常要加密。为保障信息安全,要求有信息源认证、访问控制,不能有非法软件驻留,不能有非法操作。

十、信息安全的属性?

信息安全的任务是保护信息财产,以防止偶然的故意为之的未授权者对信息的恶意修改、破坏以及泄漏,从而导致信息无法处理,不完整、不可靠。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主要表现在:

完整性指信息在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过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坏和非丢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样性,使信息能正确生成、存储、传输,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征。

完整性实现

数据完整性保护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访问控制方法,限制非授权实体修改被保护的数据;二是损坏 - 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无法避免数据损坏,但能确保这些损坏能够被检测出来,并能够被纠正或报警。一般通过消息鉴别码 (MAC)或数字签名机制来实现完整性保护。在确认杂凑值无法被修改时,也可以采用单纯的杂凑算法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例如,用于系统镜像完整性保护的杂凑值往往被存储在可信计算模块或一次性编程 ROM 中。

保密性指信息按给定要求不泄漏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即杜绝有用信息泄漏给非授权个人或实体,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的特征。

保密性实现

实现保密性保护有三种基本方法:一是访问控制方法,防止敌人访问敏感信息;二是信息隐藏的方法,避免敌人发现敏感信息的存在;三是信息加密的方法,允许敌人观测到信息的表示,但是无法从表示中得到原始的信息内容或提炼出有用的信息。

可用性指网络信息可被授权实体正确访问,并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的特征,即在系统运行时能正确存取所需信息,当系统遭受攻击或破坏时,能迅速恢复并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一种安全性能(使信息能够按照用户的要求被正常使用)。

可用性实现

实现可用性保护的基本方法一是冗余,二是备份。

不可否认性指通信双方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本身,以及参与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本人的真实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样性和完成的操作与承诺。

不可否认性实现

使用不可否认功能,虽然不能防止通信参与方否认通信交换行为的发生,但是能在产生纠纷时提供可信证据,有利于纠纷解决。网络环境中的不可否认可以分为起源的不可否认和传递的不可否认,主要通过数字签名技术实现。

可控性指对流通在网络系统中的信息传播及具体内容能够实现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网络系统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可控。

可控性实现

除了采用常规的传播站点和传播内容监控这种形式外,最典型的如密码的托管政策,当加密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时,必须严格按规定可控执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0个专题192173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