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缓冲比名词解释?

54 2024-03-01 01:33 admin

一、缓冲比名词解释?

缓冲比,即共轭碱与共轭酸浓度之比。缓冲溶液浓度,即共轭酸与共轭碱的总浓度。缓冲比越接近1,缓冲容量越大;缓冲比一定时,缓冲溶液浓度越大,缓冲容量越大。 CH3COOH与3COONa组成的缓冲溶液,缓冲比就是这两个物质的量比值。

缓冲溶液是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概念,缓冲溶液是指具有能够维持PH相对稳定性能的溶液。PH值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因稀释和或外加少量的酸和碱而发生显著的变化,缓冲溶液低据共轭酸碱对及其物质的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PH值和缓冲容量

二、缓冲溶剂名词解释?

缓冲溶液是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具有能够维持PH相对稳定性能的溶液。pH值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因稀释或外加少量的酸或碱而发生显著的变化,缓冲溶液依据共轭酸碱对及其物质的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pH值和缓冲容量。

三、缓冲分析名词解释?

缓冲区的定义是:“高速设备与低速设备之间的缓冲装置”。可以把CPU比作“装卸车队”,内存比作“仓库”,由于CPU和内存速度不相同,相当于“装卸车队”和“仓库”之间的卸货进货速度不一致,“车队” 卸货速度快“仓库” 进货速度慢,造成“车队”排队等“仓库”而浪费了“车队”时间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车队”通常把货卸在一个平台上,让“仓库”慢慢地进货,而“车队”就可以去做其它工作了。这个平台就起到缓冲的作用,被人们称为“缓冲区”。

四、缓冲体系名词解释?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人体生命所能耐受的最大pH值变化范围4.9~7.8.血浆pH值经常维持相对恒定,之所以能维持恒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还有数对具有抗酸抗碱作用的物质,被称为缓冲对,统称为缓冲体系。缓冲体系中每一个缓冲对是由于一种弱酸于该种弱酸的盐组成的。

五、gmp的缓冲室名词解释?

缓冲室:是人员或物料自非洁净区进入洁净区的必然通道,其气压是自外(非洁净区)向内(洁净区)梯度递增。

缓冲室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防止非洁净区的气流直接进入洁净区,有了一个缓冲室就大大降低了这种可能。

二个是人员或物料自非洁净区进入洁净区时,在缓冲室有一个"搁置"进行自净(主要是物料),以免进入洁净区后,对洁净区造成污染。

六、有效缓冲范围名词解释?

有效缓冲范围(buffer)是指当往某些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碱,或加少量水稀释时,溶液有阻碍溶液pH变化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这样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弱酸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HOAc与NaOAc),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NH3·H2O与NH4Cl)等都是缓冲溶液。

七、医用化学,缓冲溶液名词解释?

缓冲溶液指的是由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组成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减轻外加强酸或强碱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从而保持溶液的pH值相对稳定。

八、化学中缓冲作用名词解释?

当往某些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碱时,有阻碍溶液pH变化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

九、动态缓冲区分析名词解释?

动态缓冲区分析是一种计算机程序性能优化技术,用于减少内存使用和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它通过动态调整缓冲区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负载和系统资源。

动态缓冲区分析基于实时数据和统计信息,根据需求动态调整缓冲区的大小,以满足程序的要求并最小化系统资源的浪费。

这种技术能够帮助程序在不同环境下达到最佳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十、hb缓冲系统是什么?

hb系统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为家庭普通版,即HOME BASIC的缩写。vista家庭普通版具有最基本电脑操作体系,但没有高级多媒体体验的家庭用户版本。"Windows 7 Home Basic(家庭普通版) 这是简化的家庭版,支持多显示器,有移动中心,限制部分Aero特效,没有Windows媒体中心,缺乏Tablet支持,没有远程桌面,只能加入不能创建家庭网络组(Home Group)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0个专题85467篇文章)

返回首页